中國姓氏繁多,而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,
它是歷史和文化的交織,瞭解姓氏起源,十分有意義。
中國姓氏繁多,而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,它是歷史和文化的交織,瞭解姓氏起源,十分有意義。在上古三代,姓和氏不是一碼事。氏是從姓那兒派生出來。從漢代開始,姓氏混而為一。現代我們中國人的姓,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。考其來歷,主要可分為 5 種類別:
姓作為氏族公社時期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,後人有的便直接承襲為氏。母權制氏族社會以母親為姓,所以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。如:姬、姜、姒、姚等。
邑即采邑,是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予同姓或異性卿大夫的封地。其後代或生活在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繼之為氏。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蘇(今河北省臨漳縣西),岔生後代便姓蘇。據統計,以邑為氏的姓氏近200個。一些複姓由於漫長的歷史演變,至今已不復存在。
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:齊、魯、晉、宋、鄭、吳、越、秦、楚、衛、韓、趙、魏、燕、陳、蔡、曹、胡、許等,皆成為今天常見姓。
這類姓氏中,複姓較多,-般都帶邱、門、鄉、閭、裡、野、官等字,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。
這類情況不多,今日常見姓有裴、陸、閻、郝、歐陽等。